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中國工會新聞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熱點專題>>中國夢·大國工匠篇>>身邊的大國工匠

中國航天最年輕的特級技師王曙群講述——

“太空之吻”蘊藏的150萬個數(shù)據

2016年04月26日15:39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在太空中實現(xiàn)兩個重達8噸多的飛行器對接,就好比在完全失重的環(huán)境下閉著眼睛“擰螺絲”——12把對接鎖必須同步鎖緊。龐大的艙與艙之間,天衣無縫地結合必須時刻保持平穩(wěn)。

2011年11月3日凌晨1時37分,中國航天人完成了一次舉世矚目的“太空之吻”——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xiàn)交會對接,我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獨立掌握航天器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王曙群,就是締造“太空之吻”對接機構裝調團隊的核心人物,國內唯一的載人航天對接機構總裝組組長、中國航天最年輕的特級技師。

“把每項測試做到極致”

5年前的情景,王曙群至今歷歷在目:當天下班后,他“偷偷”找了一個地方看電視直播,心情就像是守護參加高考的孩子。

除精準的軌道控制外,讓兩個飛行器親密接觸的對接裝置是關鍵,這也是王曙群的“本職工作”。

當看到神舟八號“追上”天宮一號,完美實現(xiàn)了我國航天器在太空中的首次交會對接,王曙群繃緊的身體癱軟在椅子上。

憑借“太空之吻”,他和團隊也一戰(zhàn)成名。

“在太空,對接隻能靠操作機器替代人來完成。”王曙群說,對接裝置有4個插頭,每個插頭有55個芯,一共是220個插孔,交會對接需要同時將220個插孔準確並同步插入插座。

實際情況比王曙群講述的更困難——插頭上的針直徑隻有1毫米左右,插針對接的位置、姿態(tài)稍有偏離就會被撞彎,造成信號消失。如此一來,地面便無法判定兩個飛行器的姿態(tài)或控制,導致對接任務失敗。

為了實現(xiàn)交會對接,王曙群和團隊分析了150萬個數(shù)據?!皩訖C構上有118個測量動作、位置、溫度的傳感器,291個傳遞力的齒輪,759個軸承組合,1.1萬多個緊固件,數(shù)以萬計的導線、接插件、密封圈和吸收撞擊能量的材料……”各種各樣的接插件,密密麻麻的電纜線,王曙群和團隊從不敢有片刻懈怠。

每項測試都要做到極致:對接機構中有10大類31套單機需要經過熱循環(huán)試驗的考核,1套單機試驗需要37小時,王曙群帶領團隊連續(xù)做了31次37個小時的試驗。

“航天工作不允許任何一個錯誤?!蓖跏锶菏冀K牢記,“精益求精”是匠心之本。

太空“擰螺絲”全在精細活

航天對接就好比在太空中“擰螺絲”,“擰”得好不好,全在精細度。12把鎖鉤對接、分離時,不但相關各艙室的氣體不能泄漏,艙與艙之間更不能劇烈晃動。

有時候,實驗室出來的東西卻會在生產線上“碰壁”:對接機構研發(fā)初期,團隊按照設計圖紙裝備出來的對接鎖,分離時卻產生了嚴重偏差,而且毫無規(guī)律可循,各路專家會診也沒有“藥方”。

王曙群經過近一年的反復試驗、摸索,最終發(fā)現(xiàn)問題的根源:對接鎖上的鋼絲繩具有延展性,拉伸后張力衰減導致12把對接鎖不能同步運動。

王曙群馬上提出了解決方案,解決了困擾對接機構團隊近兩年的對接鎖系同步性協(xié)調難題。

“裝備組的工人不能僅僅按科學家的設計圖紙組裝零件,有時候也要搞技術創(chuàng)新?!蓖跏锶撼_@樣督促自己和徒弟,設計與實際生產不可避免會有一些偏差,技術工人的完善創(chuàng)新至關重要。

在同事眼裡,王曙群團隊有個最大的特點:拼!同樣的裝調任務,通常別的團隊一周完成,他們不到兩天就全部裝調到位?!懊髅魇羌夹g工人,甚至經常把研發(fā)的活兒也攬了。”

2015年,王曙群班組人均完成工時5600小時,是企業(yè)人均工時的1.49倍。正是憑借這股不斷鑽研、創(chuàng)新的“勁兒”,他們完成了無數(shù)次大大小小的考驗。

腳踏實地才能仰望星空

王曙群扳著手指,算出了27年的工作經歷,其中有21年參與了空間對接,與“航天夢”緊緊拴在了一起。

1989年,王曙群畢業(yè)於新中華機器廠技校,被分配到上海航天設備制造總廠,從事鉗工工作。王曙群說,那真的是人生特別重要的幾年。他跟了一個好師傅單培林,把工裝模具、零件制造的操作基礎打得非常牢固,這讓他受益終生。

從技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再到特級技師、首席技師……持之以恆的王曙群總在不斷學習與提升技能。

1995年,王曙群開始參加對接機構研制,直到2011年11月3日首次對接成功,他用了16年。大部分人看到的成功,只是對接機構最后上天的5分鐘。王曙群卻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圖紙到樣機,以及一次次模擬各種極端環(huán)境,進行不斷試錯與完善的測試。

如今,王曙群擁有了自己的“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團隊一共15個人。他有了一項新任務:毫無保留地帶徒育人。如今,這支平均年齡35歲的團隊,已經擁有特級技師2人、高級技師2人。

王曙群總是不經意地跟徒弟們講起師傅單培林的“傳奇”:4天時間裡,用48個小時重復做一個動作,憑手感和聽力摸索調整機械運動的流暢性。

用150萬個數(shù)據換一次“太空之吻”,用16年換一次5分鐘的對接,用一代代人的青春換一次航天員的揮手……王曙群說,在人們不經意的一隅,有許多像他這樣默默無聞打造“中國質量”的人。他們堅信,隻有腳踏實地才能仰望星空。(記者 彭文卓 錢培堅)

(責編:閆妍、秦華)
相關專題
· 熱點專題
新聞檢索:    

全總要聞

全總發(fā)布會

勞動觀察

东阳市| 新兴县| 芦溪县| 甘孜县| 荣昌县| 固镇县| 凤翔县| 遂昌县| 永安市| 宿迁市| 江陵县| 雅安市| 济宁市| 蒙城县| 霍林郭勒市| 留坝县| 调兵山市| 高要市| 阿勒泰市| 麻城市| 西畴县| 务川| 广州市| 抚松县| 辛集市| 岳阳县| 弥勒县| 阿合奇县| 马尔康县| 宽甸| 莎车县| 曲阳县| 临漳县| 天全县| 丹阳市| 尉犁县| 丹东市| 高阳县| 双江| 封丘县|